来源: 赵德茂问答网
2024-05-19 12:43:47

万年“林长+”助推林长制见实效

  “林长+示范基地”引领油茶高质量发展。坚持长效管护机制,优化林长制的施行,加快林业产业优化升级,盘活空闲林地资源,合理利用各类生产迹地种植油茶。鼓励林农利用“四旁”空坪隙地种植油茶,大力发展油茶庭院经济,在苏桥乡建立油茶庭院示范基地3435亩,带动300余户农民增收。2023年完成新造油茶1.4945万亩,其中“四旁”完成6703.01亩,完成率101%;低改面积0.45万亩,完成率102%。

  “林长+检察长”筑牢绿水青山法治屏障。强化林业基层执法体系建设,建立案件快速办案通道,2023年办理林业行政案件32起39人。创新公益诉讼协作机制,万年县人民检察院、县林业局成立全省首家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协作办公室,将环境公益诉讼与落实林长制结合起来,形成森林监管保护合力,共同守护林业生态安全,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,推动在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治理中,以湿地修复为主要形式开展替代性修复。

  “林长+湿地”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。推动落实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贯彻落实,全面加强湿地保护,发挥林长统筹协调作用,突出打造万年县“稻作”“珍珠”“雷竹”等生态产品价值,在全省首创万年县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研学活动,努力尝试开发集湿地生态旅游、湿地研学、湿地生态产品推广为一体的生态价值转化融合渠道,通过政府引导、群众参与,让广大群众成为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参与者、推广者和受益者,切实用生态优势带动经济社会效益提升。全面推广湿地资源运营机制,实现了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即买即用,目前已在江西省湿地资源运营服务平台成功出售270.5亩湿地指标,完成湿地指标交易2笔累计1898.1万元。

  (曹雅雯)

 

2024年春运全市累计发送旅客578.15万人次

本报讯 记者任晓莉报道:3月6日,记者从上饶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1月26日至3月5日,全市累计发送旅客578.15万人次,比2023年同期增长31.30%。

春运期间,全市道路发送旅客254.11万人次,比2023年同期增长49.49%;水路发送旅客2万人次,比2023年同期增长14.95%;铁路发送旅客316.99万人次,比2023年同期增长20.04%;民航发送旅客5.06万人次,比2023年同期增长19.77%。全市客流总体平稳有序,春运期间未发生旅客滞留和重大交通事故。

高度重视,压实责任,确保旅客“走得了”。我市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,按照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”以及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、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”和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总体要求,狠抓企业主体责任、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领导责任的落实,建立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。

加强保障,优化运力,确保旅客“走得快”。各交通部门和企业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,科学预测春运客运需求和流量、流向,合理制订运输方案,统筹安排运力资源;增加运力,提前做好了重点地区、热点线路、高峰时段,以及恶劣天气、突发事件及时疏散旅客的运力调配和保障。同时,铁路、道路、水路、民航等运输单位之间统筹协作,强化地面公交、出租汽车与机场、火车站、汽车站等客运枢纽的对接,根据客流量适时增加线路运力、延长运营时间,提升“最先和最后一公里”运输效率,确保及时转运旅客。

强化服务,规范秩序,确保旅客“走得好”。按照“平安春运、便捷春运、温馨春运”要求,春运期间,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“情满旅途”等主题活动,强化行程中关心关爱,积极帮扶老幼病残孕等群体,提供票务协助、候车引导、行李搬运、健康咨询等温馨服务,畅通12328等服务热线投诉举报渠道,依法从严查处春运期间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保障旅客合法权益。同时,春运期间,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客流情况,及时增加和优化窗口设置,动态调整开启自动售取票设备,方便旅客购票;增设“绿色通道”,方便时间紧张的旅客快速进站。道路运输企业进一步优化联网售票服务,扩展联网售票覆盖范围。民航、机场优化值机、安检等服务,进一步方便旅客出行。

立秋也有“早”“晚”之分?

  天津民俗专家、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,虽然这个节气名带“秋”字,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,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。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“候平均温度”的变化来定,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,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。

  立秋后,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,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,有民谚说“立秋反比大暑热,中午前后似烤火”。

  7月11日入伏后,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“上蒸下煮”闷热天气的人们,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。对此,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“早立秋”和“晚立秋”。

 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:第一种分法,以农历七月为参照,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,那么就称为“早立秋”,反之,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,就是“晚立秋”,如此,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,属“早立秋”;第二种分法,以时间点来划分,0点至12点为“早立秋”,12点至24点为“晚立秋”,如此,今年立秋属“早立秋”。

  源于此,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、俗话,如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“早立秋把扇丢,晚立秋热不休”等等。

  由国庆表示,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,虽然有一定道理,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,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、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,因此,立秋是早是晚,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。

  立秋无论早晚,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,时节向着“秋意渐起”行进。落叶知秋,岁月迎丰,秋季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。让我们在“咬秋”“摸秋”“贴秋膘”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,齐齐道一声“天凉好个秋”。

发布于:上思县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用户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